夏季越来越热,流清鼻涕的宝宝反而越来越多!许多宝妈不解的问:这天这么热,我孩子怎么还感冒了,老是流鼻涕不止?而且源源不断,愁死了,是不要得鼻炎啊!其实,原因很简单,就是你家开空调了!风寒感冒往往伴有打喷嚏、咳嗽、舌苔薄白,一般流清涕比较多的孩子多为痰湿体质,湿气比较重,湿困脾,导致脾的运化能力弱,所以水液往往是通过鼻涕给流走了。

我们这个时代全反了,冬天寒冷,本应风寒症居多,反而热症流行,而夏天多热,本应伤风居多,但实际却多风寒之症,原因无他,皆是空调暖气害的。想想,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子太幸福了,我们竭尽全力来改变环境,创造舒适环境,但是事实证明,自然之道你是违背不了的,违背就会出问题,比如夏季炎热我们的身体气机就会随着气候改变,来适应这种热,否则身体就会出问题。

我们首先分析一下,为何夏季吹空调,孩子容易流清鼻涕?

中医同时认为脾肺为母子关系,明白了上述道理,治流鼻涕外感的思路就水到渠成了。

古人认为外感风寒症多少太阳病症,而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接受阳光照射最直接的地方,所以温阳从膀胱经开始。

第一步:用手掌鱼际(可以蘸稍许姜汁)搓膀胱经;或配合捏脊至捏红。

第二步:外感四大手法

第一大手法——开天门:又名攒竹,位于两眉中(印堂)至前发际成一直线。两拇指交替自印堂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线,称“推攒竹”或称“开天门”。(若自眉心推至囟门,约30~50次,称为“大开天门”。)

第二大法——推坎宫:位于自眉头起沿眉向眉梢成一直线。用两拇指桡侧自眉心向眉梢分推50-60次。

第三大手法——运太阳:眼角和眉角连线交点向后一指宽有一个凹陷处,这便是太阳穴。用两大拇指推运50-60次。

第四大手法——揉耳后高骨:耳后高骨位于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,用拇指或中指揉50-60次

第三步手部穴位:揉一窝风,平肝清肺,清天河水。咳嗽者加顺八卦,苔厚者再加四横纹。

揉一窝风这个穴位时间要长,最好揉到发汗为止。特别是外感风寒初期,效果特别好!

位于手背腕横纹正中凹陷中。用大拇指揉一窝风5到10分钟。

平肝清肺:肝穴位于食指指纹面,肺穴位于无名指指纹面。两穴同推,由指根向指尖直推3到5分钟。

清天河水:清热解表、泻火除烦,多用于小孩外感发热、内热、烦躁不安等症。天河水位于前臂正中总筋至洪池(曲泽)成一直线。用一只手握住孩子的手腕,使其掌心向上,然后用中指、食指指腹自孩子腕横纹推向肘横纹,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,不可反向操作!推3~5分钟。心肝火重可适当延长推拿时间。

特效验方淡豆豉葱白水:总听老人说“补药一堆,不如黑豆一把。”黑豆的多种吃法,都有不同的调补功效。淡豆豉就是其中的一种,它由成熟的黑色大豆发酵加工得来,成了一味药食两用的中药材。淡豆豉是发酵的黑豆,具有驱寒解热、除烦、健胃助消化的功效。性味平和,非常适合小儿体质,不仅可以处理积食问题,对于小儿常见的感冒效果也非常好!

虽是一味药材,淡豆豉却没有药那么苦,嚼起来嘴里会有一股淡淡的豆香味,越吃越香。就算是最挑嘴的小孩儿也可以把它当作零食每天嚼着吃。于是,贪吃也变得可以帮我们调理身体。小孩儿不讨厌吃药,只讨厌苦,一大碗泛着苦味的中药喝进嘴里简直是世界末日。淡豆豉却刚好没有药那么苦,家里天真活泼的小孩如果出现了轻微的积食,就可以拿几颗淡豆豉给他们嚼着吃,嘴里一股豆香,简直解决了家里一个大灾难。大人发生积食时,也同样可以把淡豆豉当做零食嚼着吃。

风寒感冒初期

如果孩子不是流清鼻涕,而是黄鼻涕、黄舌苔,处于风热感冒初期,淡豆豉可以加点菊花、薄荷搭配,效果也非常好。

风热感冒初期

孩子暴饮暴食或者出现积食的症状,都可以用上淡豆豉。很多父母经常让孩子吃山楂来助消化,山楂虽有消肉积食效果,但吃多耗气,小儿不宜多吃,淡豆豉有发酵的作用,一发酵就能和胃,性味更平和。

积食

当然了,小儿推拿调理重在辩证和手法,感兴趣的妈妈有时间可以学一学,在“小儿推拿殿堂”文章会有分享给大家。希望宝妈能多学点小儿推拿,多懂点养护知识,孩子就会少受点罪,少受点苦!愿与大家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和快乐的明天,一起研讨小儿推拿和育儿知识,每天进步一点点,未来生活更美妙!

张家纲简介

爱婴堂小儿推拿连锁机构创始人

一气周流小儿推拿术创始人

“三字经小儿推拿传承基地”负责人

北大孕婴童课题组金牌讲师

小儿推拿论坛首席讲师

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高级小儿推拿培训师

泰山医学院特邀讲师及“小儿推拿临床带教实习基地”负责人

张家纲老师手机微信同号:13793670006

中国小儿推拿创业项目孵化基地

中国三字经小儿推拿领导品牌

请点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