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录片《中国》正在热播,片子以唯美的画面配上动人的女生解说,将中国历史娓娓道来。

第二集片头两人对话,讲了一则寓言故事,故事的内容是:在楚国首都,一个人的鼻尖上不慎溅了上点白石灰,那层白石灰薄得就像苍蝇的翅膀一样,这个郢都人特别爱干净,便请石匠用板斧帮他削掉,石匠笑了笑,便拎起锋利的板斧,只听见一声板斧的声响过后,这个郢都人的白石灰被削的干干净净,而他的鼻子却完好无损。宋国的国君听说此事,盛情相邀,请来那个石匠,对他说:也请你为我削一次,好吗?只见那个石匠又笑了笑说:大王,我的确是这么削的,但是能让我这么削的那个人,已经死了好久了。

这则寓言是《匠石运斤》出自《庄子·徐无鬼》原文为:

庄子送葬,过惠子之墓,顾谓从者曰:"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,使匠石斫之。匠石运斤成风,听而斫之,尽垩而鼻不伤,郢人立不失容。宋元君闻之,召匠石曰:'尝试为寡人为之。'匠石曰:'臣则尝能斫之。虽然,臣之质死久矣。'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以为质矣!吾无与言之矣。"

庄子

这是庄子路过惠子墓前讲的一则寓言。在这则寓言里,表达了庄子对惠施的怀念。郢都人信赖石匠,才能让石匠削去自己鼻子尖上的污渍,并且在石匠的利斧挥动之下,面不改色心不跳,对于石匠得以发挥卓越本领,信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。它告诫人们,要以诚相托,以心相印;信赖,能够产生力量;信赖,能够创造奇迹。 庄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,不是为了介绍石的绝技,而是为了说明高超的技艺还须有相应的对手配合,以此表示对好友惠施去世的哀悼。

庄子,名周,战国时期宋国蒙人 。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,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文学家,庄学的创立者。

庄周梦蝶

大家熟悉的关于庄周的故事还有庄周梦蝶。

"庄周梦蝶"这个成语源自《庄子·齐物论》:"昔者庄周梦为胡蝶,栩栩然胡蝶也,自喻适志与!不知周也。俄然觉,则蘧蘧然周也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,胡蝶之梦为周与?周与胡蝶,则必有分矣。此之谓物化。

庄子梦中幻化为栩栩如生的蝴蝶,忘记了自己原来是人,醒来后才发觉自己仍然是庄子。究竟是庄子梦中变为蝴蝶,还是蝴蝶梦中变为庄子,实在难以分辨。

惠子,名施,即惠子,战国中期宋国(今河南商丘)人。著名的政治家、哲学家,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和主要代表人物,也是文哲大师庄子的至交好友。

惠施与庄子的交往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段佳话。庄子这样的人,要想找到一两个知己,确是不容易。平常能够谈得来的朋友,除了惠子之外,恐怕不会再有其他的人了。他们都好辩论,辩才犀利无比;他们亦很博学,对于探讨知识有浓厚的热诚。

惠施仅因庄子而得以传其学问,现无法深悉其貌,惠施学问,庄子虽有微言,却崇敬有加,惠施死后,庄子慨叹道:"自夫子之死也,吾无以为质矣,吾无与言之矣!"。足见惠子在庄子心中的位置。

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》

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。庄子曰:"鲦鱼出游从容,是鱼之乐也。"惠子曰:"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"庄子曰:"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"惠子曰:"我非子,固不知子矣;子固非鱼也,子之不知鱼之乐,全矣!"庄子曰:"请循其本。子曰'汝安知鱼乐'云者,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。我知之濠上也。"

"濠梁之辩"的绝妙之处,两人的雄辩之外,还在于它具有无穷的韵味。辩论的双方都紧扣主题,但辩论者的思维截然不同。